• 网站首页
  • 九州视点
  • 九州科技
  • 九州采风
  • 九州美食
  • 九州动态
  • 主持人
  • “生命高于生意”是行业伦理底线,南通网

    发布时间: 2020-03-02 03:38阅读()

    上周,超强台风“利奇马”席卷上海,威力之强劲,为近年来罕见。这期间,当地一名外卖送餐员顶着台风天和大雨骑着电瓶车送外卖,由于道路积水过深,不慎触电身亡。记者调查中发现,外卖平台在上海的不少站点都存在强制配送行为,外卖小哥没有选择,若请假或者不接单,将被予以重罚。意外死亡的外卖小哥的同事向记者证实,台风天站长要求大家必须上班。

    (8月15日《齐鲁晚报》)

    事后回看,这一惨剧本是可以避免的。毕竟,台风天室外作业的风险显而易见,所有人都对此心知肚明。按理来说,外卖平台本该防患于未然,主动调整、充分避险才是。但现实是,有关企业却完全反其道而为之,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我们都知道,就外卖一行来说,通常的现象是“天气越差,生意越好”,下雨天人们懒得出门干脆就点外卖了。可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规律并非总是成立的,在台风等极端坏天气下,外卖订单反倒会下降。“在一项调查中,近60%的人表示,台风天会因为担心外卖小哥安全而不叫外卖”——在此类场景下,叫外卖所带来的“道德负疚”往往会战胜其“便利性效用”,从而抑制公众的下单决策。只是很可惜,这种自然而然的“人道情怀”,似乎并没有传导到平台运营层面。

    从来没有什么生意,值得拿员工的生命去冒险。更不用说,台风天里本就有限的业务量,根本就对平台方无关痛痒。外卖企业在极端天气下“根本停不下来”,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病态的非理性决策。其一方面是因为“竞争捆绑”,别家没停我就不能停,这俨然成了心魔;另一方面,此举也是基于“形象塑造”的需要,那种风雨无阻随时服务的“人设”,让许多外卖平台自我感觉良好。只是,在失去的生命面前,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总是在锚定竞争对手、总是在执拗迎合用户、总是在挤压外卖骑手,这种失衡的行业生态,天然是危险的。生命高于生意,从不该有非送不可的外卖,也不该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莽撞与伤害。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

    网站名称:九州之窗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九州之窗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
    邮箱:2126537367@qq.comQQ:2622293504 邮箱:26222935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