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九州视点
  • 九州科技
  • 九州采风
  • 九州美食
  • 九州动态
  • 主持人
  • 浙江:中小学教师职称可“一键生成”,让“数据多跑路、教师少跑腿”

    发布时间: 2019-12-16 20:08阅读()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12月16日讯(见习记者 林焕新 记者 王家源)“我们曾经有教师到省里评职称时,送过来一麻袋材料,而真正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却很难在中间得到充分的体现。”在今天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丁天乐介绍了浙江省在减轻中小学教师不合理工作负担上的探索和经验。

    职称评审关系教师切身利益,也是引导教师专业发展的指挥棒。浙江省不断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

    第一是探索中小学教师职称自主评聘改革。丁天乐介绍,2018年在30所学校开展高级教师及以下职称自主评聘改革试点。试点学校对参评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了解更加充分,材料掌握更加全面,在评聘中普遍简化了评审环节,减少了材料数量,过程也更加透明,结果反馈更加及时。2019年把试点学校扩大到100所学校,目前已基本完成自主评聘工作。

    第二是以正高级职称评审引导市地职称评审工作。从2017年起在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中,申报教师填报的论文或课题总量不超过5个,非教学方面的奖励不超过5个,大幅度减少了论文、课题数量。2018年正高级职称评审中,参评教师的身份证、学历(学位)证、教师资格证等信息,学校和各地严格审核把关,不再要求教师提供原件和复印件。2019年把这一要求扩大到所有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大大减少了教师提供材料的数量。

    “实现自主评聘改革以后,学校不再以结果论英雄,会更加重视过程性的评价,更加重视班主任工作和教书育人的实绩,从而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自觉地回归到教书育人,也才能真正破除‘五唯’的顽瘴痼疾。”丁天乐说。

    依托全国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浙江省积极探索教师管理信息数据共享,2019年开发全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在线申报系统,10月份顺利上线运行。

    “目前,我省符合条件的中小学教师登录系统后,职称评审表格实现‘一键生成’,教师的姓名、性别、学历(学位)、荣誉称号、课题和论文等信息全部自动生成,教师个人负责核对信息是否准确,并填写相关个人总结后,即可自行打印带有防伪标识的申报表,评审中不再要求教师提供各种原件、复印件及佐证材料。”丁天乐介绍,通过教师个人信息的“一次采集、多次使用”,让“数据多跑路、教师少跑腿”,切实减少了教师之前需要多次重复的工作。

    据了解,今年7月,浙江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印发《关于规范中小学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意见》,8月,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抓好全省中小学进校园活动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省级层面从严把关,2019年下半年省级进校园项目仅1项。据统计,经过规范和整治,全省各地各类进校园活动平均每所学校从18.1项减少到4.8项,减少73.5%。

    “今后,教师要晋升高级职称,主要精力要放在坚守一线的教育教学,主动担当班主任等关键岗位,积极参与支教帮扶等艰苦工作,踏踏实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丁天乐表示,接下来,将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以信息化为抓手推进教师管理现代化,切实把教师减负工作落细抓实,让广大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

    网站名称:九州之窗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九州之窗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
    邮箱:2126537367@qq.comQQ:2622293504 邮箱:26222935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