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九州视点
  • 九州科技
  • 九州采风
  • 九州美食
  • 九州动态
  • 主持人
  • 中美贸易战最新消息:中美经贸摩擦的根子在美国对华遏制政策

    发布时间: 2019-05-22 20:03阅读()

     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裘援平20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美方近期一系列贸易霸凌行径,旨在实现所谓“美国优先”的施政目标,背后有更深层次的竞争博弈,核心是如何看待和对待中国崛起。

      记者:您如何看待一年多中美经贸磋商中美方不断“变脸”?其背后原因是什么?

      裘援平: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对大国关系,经贸关系作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长期以来一直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给两国和两国人民都带来了巨大利益。

      但近一段时间,美方挥舞加征关税大棒,屡屡升级中美经贸摩擦,给中美两国乃至世界经济贸易带来重大风险,对两国关系造成恶劣影响。

      分析这一霸凌行径的背后原因,一是美方为实现所谓“美国优先”的施政目标,推行贸易、投资和科技保护主义政策,把削减贸易逆差摆在突出位置,以贸易不平衡为由提出所谓“对等贸易”,威逼中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进口。

      二是美方出于国内政治需要,以极限施压手段在贸易等问题上频频挑起争端。

      三是美国难以接受中国快速发展,试图在经贸、科技、政策、制度和法律等层面,压制和阻止中国未来发展及高科技产业能力建设,以保持美竞争优势和技术垄断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中美之间不仅仅是经贸摩擦,还有更深层次的竞争博弈。

      记者:对美方再度挥舞关税大棒及其负面影响,您怎么看?

      裘援平:国际贸易要以多边贸易规则为基准,以谈判磋商解决纠纷为正途。美国不按国际规则行事,无端制裁与美有贸易逆差的国家,是纯粹的单边主义行为,是对多边贸易体系的冲击。

      全球化时代,各国实体经济和贸易联系日益紧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已经形成。美方对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时,清单中超过70%是中间品和投资品。美国的高额关税,是对在中国生产的制造商、出口商加征的,其中也包括美国在华投资企业。

      在全球化时代,贸易战没有赢家。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以来,受损的是中美双方企业和社会,波及的是整个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有关调查显示,取消全部加征关税,也是美国商界、农民和普通民众的诉求。

      美方加征关税的做法害人害己。如果世界各国都以这样的方式解决经贸纠纷,世界经济就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美方恶意夸大对华贸易逆差,炮制美国“吃亏论”,对此您怎么看?

      裘援平:中美贸易逆差的成因很复杂,与美国自身经济结构、社会模式,特别是美元霸权的内在要求高度相关。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需要的美国不卖,中国不需要的美方强卖,而且这一趋势还在蔓延。

      比如,近期美方发布针对华为等公司的限制交易令。作为市场经济倡导者的美国,这样的限制性政策不调整,公平竞争的商业规则不遵守,却要求中国运用非市场经济的手段削减货物贸易逆差,不符合经济规律。

      任何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和极限施压,都吓不住、压不倒今天的中国。希望美方不要低估中国坚定捍卫国家利益的意志和决心,不要低估中国应对和反击外部打压的能力,不要低估中美相互依存关系对彼此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更不要贸然撼动两国经贸关系这个“压舱石”。

      记者:对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的中美关系,您怎么看?

      裘援平:中美建交40年来,两国关系虽历经坎坷,却总体不断向前发展,形成相互依存、利益交融、合作发展局面。随着世界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的日益崛起,我感觉,美国对国际形势作出错误判断,对自身处境抱以悲观态度,在焦躁不安的非理性情绪驱动下,草率认定大国竞争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首要威胁,并把中国当做宣泄对象和替罪羔羊,贴上“战略竞争对手”的标签,使中美关系出现非正常颠簸,引起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走向的担忧。

      面对世界大变局,包括中美在内的世界各国,都面临如何认识、如何应对的问题,都需要冷静慎重作出决断。大国关系关乎世界和彼此的战略稳定,中美关系应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容不得情绪化误判和对抗性处置。几十年、几代人共同培育的中美关系,不能说否就否、说变就变,应该以稳定中美关系为首要目标,维护两国关系的政治经济基础和总体框架,妥善管控矛盾分歧,严防摩擦升级和矛盾激化。经贸问题要结合各自发展需要,坚持按照国际贸易规则谈判解决问题,顾及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要关切,找到双方利益的契合点和平衡点。

      中美贸易失衡是个“伪命题”

      中美贸易失衡是个“伪命题”

      ——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高燕

      5月10日,美方已将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美国加征关税的一个借口是指责中美贸易失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高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贸易是两国企业、两国消费者在自愿的基础上作出选择的结果。美国认为对我存在巨额贸易逆差,是因为采取了片面的统计方法,忽略服务贸易、跨境投资对贸易的替代、高科技产品出口实施限制等因素影响。中美贸易失衡是个‘伪命题’。”

      为更清楚地把握中美贸易的实际情况,很多国内外专家对中美贸易进行了全面算账,认为不能忽视跨国投资对贸易的替代作用,采用“基于所有权的贸易顺差”计算方法更能反映中美贸易关系实况。以中美双方为例,该计算方法可表示为:中美贸易顺差=(中国对美出口额+中资企业在美销售额)-(美国对华出口额+美资企业在华销售额)。其中,贸易额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早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海默教授就已指出,美国企业国际投资对其出口会产生明显的替代效应。实际上,美国早已意识到现有贸易统计体系存在的缺陷,并从上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启用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贸易统计框架。今年初,德意志银行专家也发表了类似研究报告。

      高燕介绍,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EA)提供的数据,采用“基于所有权的贸易顺差”计算方法,按子公司统计口径,2009年至2017年中美之间“基于所有权的贸易顺差”在逐年缩小。以2017年为例,中国对美国的“基于所有权的贸易顺差”仅为453亿美元。如果把统计口径放宽,将所有在华美资企业考虑进去,2009年至2017年美对华一直享有“基于所有权的贸易顺差”,且规模不断扩大,从145亿美元上升到1604亿美元。

      高燕认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美贸易实际上是互利共赢。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中美贸易涉及两国民众的根本福祉。希望美国能够正确看待形势,不要编造一整套歪曲中美经贸关系真相的政策逻辑。

      加征关税不仅影响中国企业,也影响美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产业分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嵌入、“筋骨”相连,“地球村”的概念早已被各国所接受。高燕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两伤。不少美国跨国企业在中国利润占比极大,对中国市场依赖度高。如高通在中国利润占其全球利润的65%,博通占比55%,星巴克、COACH、A.O.史密斯等在华均有较高利润。这些都意味着,一旦双方全面加征关税,这些企业的产业链和利润都将有较大波动。据代表美国150多家贸易协会的“关税伤害美国腹地”组织估算,将关税上调至25%会损害近10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并加大金融市场动荡。用保守和狭隘思维应对开放世界注定是违背历史潮流的,必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由于美方启动加税威胁,中美经贸磋商遭遇重大挫折。高燕表示,中国贸促会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做好中美经贸摩擦应对工作。加大与美重要经贸团体、知名企业、重要智库的交流力度,促进对美州市友好合作,维护中美经贸关系稳定。

      今年,中美迎来建交40周年。“我认为,合作是最好选择,也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只有切实遵循双方业已确定的原则和方向,加强沟通、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才能推动中美经贸合作和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美方霸凌主义、极限施压的做法违背多边贸易规则,不断加征关税的做法无益于经贸问题的解决。希望美方不要误判形势,不要低估中国维护自身权益的决心和意志。中国从来不畏惧任何压力,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应对任何风险和挑战。”高燕表示,中国将按照既定部署和节奏,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并与世界各国一道,坚定不移维护自由贸易原则和多边贸易体制,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共享繁荣。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

    网站名称:九州之窗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九州之窗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
    邮箱:2126537367@qq.comQQ:2622293504 邮箱:2622293504@qq.com